东莞望牛敦强力磁铁X回收



我国包括稀土永磁材料在内的稀土功能材料,都是以资源为依托,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广、福建、江西等地。按照资源禀赋状况和生产情况,我国稀土产业被划分为三大基地和南北两大体系。三大基地即:以包头混合型稀土为原料的北方稀土市场基地;以江西等南方7省的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以四川冕宁地区氟碳铈为原料的生产基地。轻重两大体系即:一是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氯化稀土、富集物和金属、各种单一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材料、储氢合金等外延产品;二是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是各种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和金属、富集物、混合稀土金属和合金等。
袁开洪分析认为,根据调研,上述三大基地主要仍为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大多处于初X原材料及粗加工阶段,下游应用X产品研发较慢,且重市场轻科技、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仍严重。随着2011年稀土价格飙升和X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浙江、辽宁、江苏等地已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稀土原料加工和下游功能材料的产业发展,河北、山西、湖南也在谋划或已经建立相应的产业基地。但从企业产品情况看,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仍主要为低附加值的钕铁硼等产品,高性能的高端产品还有待研发。
袁开洪进一步指出,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面临三道坎:一是高端技术及装备研发不足,基础研究薄弱。作为X稀土应用国,产品主要为中低端、高端技术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远未得到改观,技术储备相对也缺乏。二是在上游稀土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之下,下游用户苦不堪言,导致替代产品不断出现,而价格波动难以全部自我消化或向终端应用环节转移。三是很多省份在没有资源、没有核心技术的背景下,继续大量建设低档稀土永磁材料项目,导致产能过剩和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剧,稀土永磁材料的国际话语权被削弱。